美国西点军校下设智库“打击中心”发布有关“繁荣卫士”护航行动的分析报告,其中的内容在外界引发了热议。
身为华盛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作者迈克尔·奈茨称,据部分媒体信源与无法透露姓名的英美情报员透露,美国海军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曾险些在行动期间被胡塞武装发射的反舰弹道导弹命中。
据悉,至少有一枚反舰弹道导弹落在了距离艾森豪威尔号舰体约200米的位置。且在这枚导弹落入海面前,美军方面就没有发出预警,以至于等到美军发现导弹时,艾森豪威尔号已经错过了拦截窗口。
此外,尽管作者没有明说,但文章表述无不在暗示这枚来自150—200公里外,并差点打中航母的近失弹,是促使艾森豪威尔号在6月初撤离红海的主要原因。
而尽管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更多其他信源证实,但从胡塞武装在6月下旬发布的成功袭击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新闻公告来看,美军航母神话差点被胡塞武装打破这件事,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胡塞武装作为一个尚未统一国家的地区性武装力量,虽然拥有阿拉伯半岛上数一数二的导弹打击能力,但在态势感知能力,特别是远海感知能力上,他们掌握的技术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这直接导致了在胡塞武装宣布将打击红海上的亲以色列商船后,他们甄别往来商船的主要手段,就是开源的AIS海上交通信息平台和由快艇组成的巡逻船队。
这般情报收集方式的效率有多低,相信不用解释,大家心里也都有数。而这也代表着在极端恶劣的情报条件下,胡塞武装几乎没办法对发射出去的导弹进行相对有效的打击效果查验。以至于在他们发起针对美军舰船的打击行动后,美军方面的反应,反而是最能展现出打击行动效果的“证据”。
毕竟如果胡塞武装的导弹真的没什么威胁的话,那么艾森豪威尔号又为什么着急忙慌地跑了呢?
即便艾森豪威尔号的撤离可以用结束超期部署来解释。可自那之后的4个月里,顶班的罗斯福号以及林肯号宁可在亚丁湾门口晃荡,也没再进红海一趟,可就不是一句“急着回家”可以解释的了。
很显然,现阶段的五角大楼在红海问题上正有所忌惮,而这种忌惮恰恰增加了“胡塞导弹差点打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消息的可信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比起这件差点让美国海军颜面尽失的“丑闻”,五角大楼显然有更重要的问题是需要考虑,那就是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的反导能力与人员技战术水平。
事实上从事后美媒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舰长的采访来看,参加“繁荣卫士”护航行动的美军十分罕见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轻敌态度。
相反,像舰长本人以及航母上的舰载机中队指挥官都表示,与胡塞武装的战斗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经历过最危险的战斗。
换言之,在遭到那枚近失弹攻击时,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出现执勤人员溜号情况的可能性并不高,他们可能真的未曾发现这枚导弹。
至于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胡塞武装的攻击行动颇具“联合性”,各种无人机、反舰巡航导弹、反舰弹道导弹会根据不同的火力抵达时间错时发射,确保这些导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飞抵目标附近,让对手的防御系统陷入饱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军的雷达系统前脚刚刚在指挥拦截低空飞行的无人机与反舰巡航导弹,那么他们就非常有可能忽视掉从天顶方向来袭的反舰弹道导弹。若不是胡塞武装的导弹缺乏末端引导能力,这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美军核动力航母的有效攻击纪录,可能就要被胡塞武装拿下了。
至于为啥说这样的一个问题更需要五角大楼考虑?自然是因为在美国海军需要面对的一众战略对手中,胡塞武装的导弹打击能力显然谈不上一流水平。
可如果这都能让红海美军感到有些手忙脚乱的话,那么五角大楼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需要直面的西太美军,正面临更加难以应对的战略压力。
别的不说,单就装备的各种反舰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的性能就不是胡塞武装那些“廉价品”可以比拟的,而当这些性能本就不俗的导弹在中国工业体系的加持下,以成百上千的规模装备在一线部队中时。
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冲突,那些在亚太地区执行对华威慑任务的航母、两栖攻击舰甚至是伯克级驱逐舰,显然不会有艾森豪威尔号航母那样可以躲过这些“如来神掌”的运气。
也因此,在五角大楼找到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方法前,纵使华盛顿领导层如何推进他们的战略,五角大楼作为执行层,都不可能放任西太美军真的去刺激中美关系。听调不听宣,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西太美军的常态,同时中美之间的博弈也会在这种别扭的状态下,迎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