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在保护传统农耕智慧和实践中又迈进了一步。
法语纪录片《遗落山水间》是2024年CGTN法语频道制作的一部展示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的作品。该片紧扣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保护这一主题,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体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展现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在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中,如何讲好讲活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实践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找到在仙居生活劳作的人,记录和讲述他们与杨梅的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影片深入生活实际,追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帮扶下的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如何在当代焕发出生机,又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把杨梅变成“金子”的过程。片中选取的人物跟杨梅极具典型性,每个故事都有渊源,又各有特点。
杨梅树的守护人沈树成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在同一片土地上,杨梅树下种植了茶树,地下还有奔走的散养鸡和养殖蜜蜂,这一立体化、系统化的梅茶鸡蜂种养模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谈到这一些产品每年给我们自己所带来的收益,沈树成很是满足。面对杨梅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如何明智的选择取舍,成了眼前最核心的问题。在相关领域专家指点下,诸多的古杨梅守护人意识到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不可以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杨梅的多种群、多样态保护。
与时俱进的仙居,也乘上了电子商务的大船。徐伟亚是梅农也是网红,已经有了10多万粉丝。直播采摘过程,直播卖货,语言既幽默风趣,又不失质朴热情。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让家乡富起来,也让更多的青壮年不再背井离乡去打工,还能招来回乡的“金凤凰”,让曾经离家的原因变成今天回乡的理由。杨梅不易保存,极易造成积压浪费。为了加强杨梅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创业者杨春林将产品做了深加工,制作成了杨梅汁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杨梅群,他还开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动周边百姓致富,发展与保护并举。
片中所有的人物和故事均围绕杨梅展开。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出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在开发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场面。同时,影片在相关环节引入了农业及相关专家的阐述和说明,这不仅清晰地解读复合种养系统的运作原理,阐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也展示出中国劳动者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繁荣景象。
作为进行对外传播的法语节目,该片除了在节目拍摄、配音等方面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之外,还有诸多可圈可点的细节。
首先是运用了大量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元素。《遗落山水间》节目的法语名称为“仙居的绿色宝藏”,片头中的青山绿水元素正如一幅中国的山水画,具有着强烈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气息。在对仙居古杨梅种养系统来进行介绍时,除了通过专家来讲述总系统的科学性之外,还对总系统进行了动画展示,还原了极具氛围感的场景,让人沉浸于传统文化之中。
其次尽量涵盖不同观众的观看需求。仙居地处特殊的地形和地理环境,这就为仙居人创造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来进行了铺垫,增强了观众的收看兴趣。此外,考虑到对象国观众的生活习惯,在介绍种植杨梅的年收入时,将人民币转换成了欧元,让国外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更清晰地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和生活状况。
最后是“外事无小事”,保证措辞严谨。片中在介绍仙居博物馆的标本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介绍动物标本时表示,馆中大多数的标本都是真的,但是全都经过了合法的手续,一般只有救助失败的野生动物才会被制作成标本,后放在博物馆中供参观和研究。这样细致的说明不会给人留下口实,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片中也提到,在我国成功申报多项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后,积极地协助他国申报,分享中国农业经验和智慧的同时,更展现了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
习指出,“要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化的语言并不是将中国发展的政策和理论简单地翻译成对象国的语言,创造性地转化也并非一句空话,而是要坚持不同的节目形态,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充分运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更好地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黄京红)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互联网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